夏季疾病防治及预防

时间:2016-05-23 09:33来源:后勤服务中心 作者:刘生明 点击:

          夏季是肠道疾病的高发期,细菌性食物中毒随时会在我们身边发生,该类疾病主要的传播途径为粪口传播,即经食物、饮用水、日常生活接触等,故注意环境卫生,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,把住“口手两关”,是预防疾病的关键我们如果稍加注意 ,是完全可以预防的:

       急性胃肠炎多由被细菌及其毒素或病毒污染的食物引起,致病菌主要为致病性大肠杆菌群、空肠弯曲菌、沙门氏菌等。其媒介食物主要为肉类、蛋类、水产品、凉拌菜等。患者可出现恶心、呕吐、腹痛、腹泻、发热等症状。

       细菌性痢疾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。其传染源是病人和带菌者,病菌通过日常生活接触、食物、水、蝇传播。由于很少的菌量即可感染本病,因此人与人接触传播最为常见。发病后患者出现畏寒发热、恶心、呕吐、腹痛、腹泻、脓血便、里急后重感等。有的病情凶险,特别是儿童,可出现高热、惊厥、休克和呼吸衰竭,而此时肠道症状常不明显,但生理盐水灌肠液可见大量红、白细胞,称之为中毒型菌痢。细菌性痢疾的表现轻重不一,易形成慢性化,故要及时就诊。

       病毒性肝炎甲型肝炎和戊型肝炎病毒主要经粪——口途径传播,以日常生活中的密切接触为主要传播方式。水源污染或生吃水产品可造成局部地区的爆发流行。患者急性起病,出现乏力、纳差、厌油,皮肤、巩膜黄染,肝脏肿大、肝功能检查异常等等。治疗上主要是适当休息、营养、护肝等。

       肠道传染病最重要的防治措施是切断传播途径,防止“病从口入”,须做好以下措施

       1.饮用水消毒、安全给水,搞好厨房、食堂与厕所卫生,粪便和垃圾的无害处理,保持室内外卫生;

       2.提倡和实行分餐或用公筷、公勺,公用食具应餐餐消毒,经消毒的食具应防止再污染;

       3.讲究个人卫生,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,做到饭前、便后洗手,不喝生水,不吃腐败变质与不洁的生冷食品、饮料等。

(责任编辑:后勤服务中心)
------分隔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湖南财经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网络许可证: 湘教QS3-200504-000027 湘ICP备05002485号 学院地址:湖南省衡阳市珠晖区狮山路20号
邮政编码:421002 招生热线:0734- 8378042 技术支持:图文信息中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