埃博拉出血热防控知识
时间:2014-09-05 09:07来源:未知 作者:基建后勤处 点击: 次
埃博拉出血热是由埃博拉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出血性传染病,病死率极高。本病目前在几内亚、利比里亚、尼日利亚和塞拉利昂四个西非为主的国家流行。此疫情可以摧毁家庭和社区,但可以通过在诊所和医院、公共场所或家中采用所推荐的防护措施控制感染。
一、病原学
埃博拉病毒对热有中度抵抗力,在室温及4℃存放1个月,60℃灭活病毒需要1小时,100℃5分钟即可灭活。该病毒对紫外线、γ射线、甲醛、次氯酸、酚类等消毒剂和脂溶剂敏感。
二、流行病学特征
人类和灵长类动物是本病的传染源。接触传播为最主要传播途径,人主要通过接触病人或感染动物的体液、分泌物和排泄物而感染。医院内传播是导致埃博拉出血热暴发流行的重要因素。其高危人群:1.医务人员;2.与病人有密切接触的家庭成员或其他人;3.在葬礼过程中直接接触死者尸体的人员;4.在雨林地区接触了森林中死亡动物的人。
三、临床表现
本病潜伏期为2-21天。尚未发现潜伏期有传染性。
突起发热、极度乏力、肌肉疼痛、头痛和咽喉痛、皮疹。随后会出现呕吐、腹泻、皮疹、肾脏和肝脏功能受损,某些病例会同时有内出血和外出血。
四、预防控制措施
目前尚无预防埃博拉出血热的疫苗,严格隔离控制传染源、密切接触者追踪、隔离医学观察管理和加强个人防护是防控埃博拉出血热的关键措施。
1.疫区来华(归国)人员,请主动告知校医务室(86689308、665162)和辅导员。请服从学校安排居住在相对集中区,尽量不与他人接触,不到人多区,不参加集体活动,并配合校医务人员做好医学观察,一天早晚测两次体温,监护截止时间为离开疫区满21天。
2.近期尽量不到疫区旅游、出差或参加其它活动。如果怀疑周边的人感染了埃博拉病毒,应当立即向校医务室和辅导员报告。
3.动物制品(血和肉)被食用前应确保煮熟。
4.做好个人和寝室卫生,勤洗手,勤晒被褥衣物。
5.应避免与病人发生任何接触。个人应该减少与高风险感染动物的接触(如:果蝠、猴子或猿)。
6.和病人有密切接触的人(包括直接接触埃博拉出血热病例或者疑似病例的血液、体液、分泌物、排泄物的人员)需要进行追踪和严格隔离医学观察,如一天测两次体温,一旦体温超过38.3℃应立即住院。医学观察期限为自最后一次与病例或污染物品等接触之日起至第21天结束。
五、医院感染控制:1.皮肤暴露,立即用0.5%碘伏等消毒剂处理,然后用清水或肥皂水彻底清洗;2.粘膜暴露,应用大量清水或洗眼液冲洗。 (责任编辑:admin) |
------分隔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